
個人簡介:
鄭李娟博士于2007年7月獲得中南大學學士學位。同年,進入太阳成集团tyc234cc碩博連讀(導師王成勇教授)。2011年12月提前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2012年3月以“優秀博士後計劃”A類進入太阳成集团tyc234cc材料與能源學院博士後工作站;博士後在站期間(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美國University of Kentucky國際著名機加工專家的I.S. Jawahir教授(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主任;CIRP Fellow;ASME Fellow)指導下從事難加工材料可持續加工研究工作。
2015年回國、博士後出站作為太阳成集团tyc234cc“青年百人計劃”A類引進人才,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難加工材料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及其刀具研究。
主持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21年)、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2017)、國家工信部邀标項目(聯合體單位課題負責人,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2018)、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2014)、珠海市産學研合作項目(2020年)、東莞市重點領域研發項目(合作單位課題負責人,2021年)、廣東省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專項資金-粵港聯合創新領域項目(2016)、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别資助項目(2013)、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2012)、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項目(2017)、廣州市産業技術重大攻關計劃項目(合作單位課題負責人,2017)和企業橫向課題(大量2016,廣合2017,興森快捷2020,柳鑫2021)等10多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及省應用型重大項目等10多項。
獲授權發明專利47項,實審中發明專利54項,授權實用新型46項,實審中實用新型專利8項,部分已在相關企業實現産業化。近5年發表期刊論文45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14篇,累計SCI他引222次,Google Scholar被引350次,H-index 9,以第一作者在機械工程領域國際頂級期刊INTJ MACH TOOL MANU(IF:3.995)發表論文SCI他引23次;指導研究生獲得TPCA論文2項金獎、1項銀獎;獲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3);獲2018年機械工業科技獎一等獎(排名第3);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排名第11;第15);獲2020年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首次設立的醫療防護制品制造裝備2020抗疫專項科技獎3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獲2017年中國産學研合作創新獎(個人);獲2014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15);獲2018年珠江科技新星稱号;入選2015年度百名中國博士後基金獲得者優秀成果集。
目前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生産工程分會委員;中國機械工業金屬切削刀具技術協會切削先進技術研究分會全國理事;物理氣相沉積塗層國際标準分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青年科學家協會理事;廣東省機械模具科技促進協會委員;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會員;廣東省振動工程學會理事;廣東省印制電子電路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廣東省印制電子電路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簡曆:
2007.09-2011.12
太阳成集团tyc234cc,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系,碩博連讀,導師王成勇教授;
2003.09-2007.07
中南大學,交通設備信息工程系,本科。
工作簡曆:
2015.5-至今
太阳成集团tyc234cc,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系,青年百人A類引進人才,教授;
2014.2-2015.3
美國University of Kentucky,Institute of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訪問學者,合作導師 I.S. Jawahir教授;
2012.3-2015.4
太阳成集团tyc234cc,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百人優秀博士後,合作導師王成勇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