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個人信息
    劉強(小) 教授
    來源: 時間:2019-05-30 浏覽:

    

    劉強 LIUQIANG 教授

    所屬學院: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導師類别:博士生導師

    職務: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

    省部共建精密電子制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 副主任

    廣東省計算機集成制造重點實驗室 主任

    畢業專業:計算機軟件與理論;機械電子工程

    研究方向:智能制造系統建模與優化、智能車間定制設計、智能排樣算法、數字孿生技術

    聯系電話 :18602078700

    Email:liuqiang@gdut.edu.cn

    劉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中山大學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美國萊特州立大學訪問學者。長期從事智能制造、網絡化制造方面的相關理論與技術研究,研究興趣集中在智能制造系統建模與優化、智能車間定制設計、智能排樣算法、數字孿生技術等方面。

    (一)智能制造系統建模與優化

    提出了“構型-動型-控制-優型”合一的車間快速定制設計理論,突破了“模型-裝備-監控-指令”同步的核心關鍵技術,形成了“模型與裝備同步集成、設計與執行疊代優化”的自動化生産線快速設計方法;提出了系列數字孿生車間的應用模式,并進行了應用實踐。前後發表了SCI論文7篇,獲得發明專利授權18件,軟件著作權23件;主持國家基金面上項目1項,省市重點項目2項;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次。相關理論成果應邀在“第四屆全國現代制造集成技術學術會議”、“第一、二屆數字孿生與智能制造服務學術會議”等學術會議上作大會報告,獲得國内學者一緻肯定。相關技術成果在中空玻璃、PCB樣品闆等行業進行了應用,向天珑集團、高力威等行業知名企業輸出技術,有力推動了國内首條中空玻璃生産線上馬。

    (二)智能排樣優化算法

    提出了新型的基于切割線構型的排樣問題刻畫方法,首次發現了“一刀切不可旋轉矩形件排樣問題最優解具有唯一構型”這一特征,引起了國内外同行的廣泛興趣;發明了基于組化理論的系列排樣優化算法,以此為基礎,研發了包括一維排樣、二維矩形件排樣、二維不規則形狀排樣、二維交互式排樣、三維排樣等的全系列排樣優化軟件。在《Omega》、《軟件學報》等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5篇,獲得發明專利授權 6件,軟件著作權12件;主持省市重點項目1項。相關學術成果在“第三屆全國現代制造集成技術學術會議”、“2017中國成組與智能集成技術學術研讨會”等學術會議上報告,獲得國内同行充分肯定。相關技術成果已在索菲亞、尚品宅配、興森快捷等行業龍頭企業應用,經濟效應明顯。

    近五年來,先後主持國家基金2項,省市級與企業項目14餘項,累計科研經費1000餘萬;發表SCI/EI論文23篇,出版專著1部;授權發明專利30餘件;登記軟件著作權登記35個;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一等獎2次。

    先後組織舉辦了“第四屆全國現代制造集成技術學術會議”、“第五屆全國智能制造學術會議”。

    學術兼職

    廣東省制造業信息化分會 理事長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制造分會 副秘書長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成組與智能集成技術分委會 委員

    主要獲獎

    2013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面向定制生産的協同設計與制造關鍵技術”

    2018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高端電子基闆多品種高精高效制造核心裝備、關鍵工藝及系統集成”

    在研項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中空玻璃生産過程中多離散問題的耦合分析與優化方法(51675108) 62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2017.1-2020.12

    • 廣東省應用專項項目 中空玻璃自動化生産線專用定制設計平台與制造執行系統(2015B010128007) 150萬 廣東省科技廳 2015.1-2018.6

    •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 考慮制造約束的智能下料排樣優化服務平台(2016A010106006) 80萬 廣東省科技廳 2016.1-2018.12

    • 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 柔性智能車間定制設計平台與平行控制系統(201804020092) 200萬 廣州市科技廳 2018.4-2021.4

    • 橫向項目 索菲亞4.0工廠闆件打包組合優化軟件技術服務 3萬 廣州甯基智能系統有限公司 2017.6-2019.6

    • 橫向項目 手機自動化裝配線定制設計平台 25萬 深圳天珑無線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美晨通訊有限公司 2018.1-2020.1

    代表性論文與專著:

    • Qiang Liu, Hao Zhang, Jiewu Leng*, and Xin Chen. “Digital twin-driven rapid individualized designing of automated flow-shop manufacturing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Online, doi: 10.1080/00207543.2018.1471243)

    • Jiewu Leng, Hao Zhang, Douxi Yan, Qiang Liu*, Xin Chen, and Ding Zhang. “Digital twin-driven manufacturing cyber-physical system for parallel controlling of smart workshop” 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 (Online, doi: 10.1007/s12652-018-0881-5)

    • Zhang Hao, Liu Qiang, Chen Xin, et al. A digital twin-based approach for designing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hollow glass production line [J]. IEEE Access, 2017, (6): 26901 - 26911. (DOI: 10.1109/ACCESS.2017.2766453). (SCI, IF=3.2)

    • Qiang Liu, Hao Zhang, Jiafu Wan and Xin Chen*. An Access Control Model for Resource Sharing based on the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Intended for Multi-domain Manufacturing Internet of Things. IEEE Access. 2017(6): 7001-7011. (DOI: 10.1109/ ACCESS.2017. 2693380).(SCI, IF=3.2)

    • Wang L, Chen X, Liu Q*. A Lightweight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for plate production[J].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SCI 2017(13):1-12.)

    • Qiang Liu, Xinhui Zhang, Xindu Chen etc. The Resource Access Authorization Route Problem In a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System.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2014) 25:413–425 (SCI: AH6EQ)

    • Qiang liu, Jiafu Wan. An Industrial-Cluster-Oriented Application of Mobile Cloud Computing: Cloud Manufacturing Service System, 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2014,15(3):375- 382. (SCI :AI5DL)

    • Qiang Liu, Yan Liu, Xinhui Zhang. Spreadsheet Inventory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Model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 National Pharmacy Chain. Informs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2013,14(1) :13-25

    • Qiang Liu, Xinhui Zhang, Xindu Chen. Inter-Fleet and Intra-Fleet Models for the Crew Recovery Problems.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2013.2336:75-82 (SCI: 2910M)

    • Jiafu Wan, Qiang Liu*. Enabling cyber-physical systems with machine-to-machine technologies. Int. J. of Ad Hoc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2013,13(3/4): 187-196 (SCI:216RZ)

    • 劉強,王磊,陳新度. 雲制造服務平台的資源使用及訪問控制,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 2013,19(6):1414~1422(EI: 20133016533969)

    • 劉強,姜雲飛,饒東甯,陳新度.RBAC系統的權限洩露問題及分析方法研究,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 2010.02(EI:20101712896750)

    • 劉強,姜雲飛,饒東甯. 基于Graphplan的ARBAC策略安全分析方法.計算機學報.2009.05 (EI:20090911923753)

    • 劉強,陳新,陳新度. 應用服務提供商模式下的系統訪問控制模型. 計算機集成制造.2008.02 (EI:20081511195717)

    • 劉強,陳新,陳新度.ASP模式下應用服務定制機理的研究. 計算機集成制造. 2007.05(EI:072710691880)

    • 劉強,陳新度. 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技術,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12),ISBN 978-7-5623-3377-7

    主要發明專利:

    1. 劉強,一種面向多規格闆材的矩形件排樣方法,(201510187909.7)發明專利,授權

    2. 劉強,一種基于組化技術的矩形件排樣方法(201410196607.1),發明專利,授權

    3. 劉強,基于組化技術的二維矩形件交互式排樣優化方法(201310512976.2),發明專利,授權

    4. 劉強,一種兼顧玻璃原片下料率與鋼化爐裝載率的集成優化方法(201610125861.1),發明專利,授權

    5. 劉強,一種自動化生産線的設計與運行聯合優化方法(201610342540.7)發明專利,授權

    6. 劉強,一種基于集成仿真的自動化生産線優化設計方法 (201610342541.1)發明專利,授權

    7. 劉強,一種生産線的快速定制設計服務平台( 201610342985.5)發明專利,授權

    8. 劉強,一種面向單規格闆材的矩形工件快速排樣方法(201610342983.6)發明專利,授權

    9. 劉強,多訂單混合的闆狀物料自動分揀包裝方法及其控制系統(201610342537.5)發明專利,授權

    10. 劉強,一種分層式立體倉庫的庫位動态分配方法及其倉庫系統(201610342538.X)發明專利,授權

    11. 劉強,嚴都喜,陳新等,一種玻璃深加工生産線分布式集成方法及其系統(2017109609428)發明專利,授權

    12. 劉強,張磊,陳新等,一種智能車間平行控制方法及系統(2017109609362)發明專利,授權

    13. 劉強, 趙閣閣, 陳新等,一種智能車間快速定制設計方法及系統(2017109609413)發明專利,授權

    14. 劉強, 胡江飛, 陳新等, 一種智能車間透明監控方法及系統(2017109609292)發明專利,授權

    15. 劉強等, 一種分層式立體倉庫(201711448657.4)發明專利,授權

    16. 劉強等, 一種各層間高度可調的分層式立體倉庫的庫位分配方法(201711448648.5)發明專利,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