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個人信息
    李揚 教授
    來源: 時間:2021-03-31 浏覽:

    李揚

     

     

     

     

     



    李揚

    LIYANG

    教授

    所屬學院:

    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導師類别:

    碩士生導師

    科研方向:

    主要從事電子制造裝備、超聲檢測系統、視覺檢測系統、工業 CT成像系統、運動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過程傳感與流動成像技術等。

    聯系方式:

    lyang@gdut.edu.cn

    碩士招生學院:

    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個人簡述

    (300)

        李揚,男,19664月出生,博士,教授。19887月畢業于原廣東機械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19969月至19997月就讀華南理工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研究生,2001年至2004年期間就讀太阳成集团tyc234cc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20047月獲工學博士學位,并獲2005年廣東省30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99911月晉升副教授并擔任碩士生導師,200411月晉升教授,已培養碩士研究生50多名。20117月至8月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CSU)參加高等教育高級研修班學習,20122月至3月在法國南特大學綜合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University of Nantes)訪問,擔任特邀教授。
          1988
    年至1999年為機電系教師,2000年至2015年為信息工程學院測控技術系教師,并于2003年至2015年擔任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先後分管本科教學、研究生教育、實驗室建設工作。廣東省名牌專業、廣東省特色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負責人、主持建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信息工程專業),主持申報并獲得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擔任第八輪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的學術帶頭人。
          
    主持和參與國家基金、省基金、省教育部産學研合作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廣東省百項工程、廣東省高新技術孵化項目和企業委托項目等30多項,在“Measurement”“Applied Optics”"Eur. Phys."電子學報機械工程學報儀器儀表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30多篇。曾獲得1995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高教廳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完成科研經費達1000多萬元。



    學科領域

    科學學位:機械電子工程 儀器科學與技術 精密儀器及機械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專業學位:機械工程 電子信息(儀器儀表方向)



    教育背景

    19849月至19887月,廣東機械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本科;

    19919月至19937月,廣東省教育廳機電工程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

    19969月至19997月,華南理工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研究生;

    20019月至20047月,太阳成集团tyc234cc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并獲得2005年廣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117月至8月,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進行高等教育高級研修班學習。



    工作經曆

    19887月至19956月,在原廣東機械學院機械工程系、機電工程系任教,199310月晉升講師。

    1992年參加廣東省委社會主義教育工作隊在東莞市茶山鎮政府工作半年。

    1995年三校合并,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機電工程二系任講師,199911月晉升副教授。

    2000年起在信息工程學院任副教授,200412月晉升教授。

    200312月至20153月擔任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先後分管本科教學、研究生、實驗室建設等工作。

    20154月至今,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授。



    學術兼職

    中國測試計量學會理事

    中國機械工程協會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全國多相流測試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生産工程與機械設計學會副理事長

    廣州市儀器儀表學會理事

    廣東省海洋石油工程重型裝備工程技術中心技術委員會委員



    主要榮譽

    2013年,第八屆國際多相流測試技術會議,大會秘書長。

    2005年,獲得廣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1995年,獲高教廳科技進步二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2009年,獲得佛山市科學技術三等獎。

    2004年、2005年、2010年獲得太阳成集团tyc234cc先進科技工作者稱号。

    2008年,廣東省高校現代教育技術“151工程三等獎。

    2010年,中國測試計量學會優秀工作者。

    2014年,第七屆廣東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三)。



    主要論文

       Yang Li,Le QinShipeng Zou, Shijun Long.Investigation on Multi-Variable Decouple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Enamelling Machine with Heated Air Circulation.The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Multiphase Flows (ISMTMF),2014.

       Li, Yang,Wang, Yu.Embedded technology parameter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expert system on the plastic extruder applications in produc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Mechanics and Mechanical Automation( AMMA).2014. 

       Xiujuan Jiang, Jinghui Li, Huagang Li, Yang Li; Zunqi Lin. Uniform irradiation of adjustable target spots in high-power laser driver. Applied Optics ,2011,50(27):5213 - 5220. 

       Shi Zhiwei; Xue Jing; Chen Jilong; Li Yang; Li Huagang. Goos-Hanchen shifts of Helmholtz solitons at nonlocal nonlinear interfaces.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D .2015,69(490):1-5

       Q. G. SongZ. W. ShiY. LiH. G. LiDiscrete solitons in saturable nonlinearity media with parity-time symmetric latticesOpt. Commun.2014331105-110.

       Zheng Yingna, Qiang LiuYang Li.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Influence 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to Pneumatically Conveyed Dense Phase Flow by Selecting Model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Multiphase Flows (ISMTMF’2011)2011.11.17-2011.11.19

       liyang,yue Hongwei,Reconstruction of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gas-solid two-phase flow based on two-layer array fan-beam optical sensor,Proc. Of SPIE,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recision Mechanical Measurements,2-6 August 2006,Urumqi,Xinjiang,China,Vol.6280:19-1~19-7. (EI收錄: 070310376233)   

       liyangzhengyingnaDesign of fan beam optical senso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ss flow rate measurement of pneumatically conveyed solids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浙江大學學報A英文版)20056A12):1430-1434(EI收錄:06049663809)

    Xu   Guojie, Wang Han, Wang Zhifeng, Zhang Jiarong, Chen Rouxi, Zhu Ziming, Chen   Xindu, Lin Yaju, Li Jianting, Chen Meixi, Li Yang, Xin Zhengyi, Lin Hongxin, ACCURATE   FABRICATION OF ALIGNED NANOFIBERS VIA A DOUBLE-NOZZLE NEAR-FIELD   ELECTROSPINNINGThermal Science, 2019, 23(4): 2143-2150

    Zhu   Ziming; Wang Han; Xu Guojie; Chen Rouxi; Huang Lixiong; Chen Xidu; He Yunbo;   Li Yang; Chen Xun; Zhao Yu; Pang Yinglong; Xin Zhengyi; Zeng Jinghua, A NEW   CIRCULAR SPINNERET SYSTEM FOR ELECTROSPINNING Numerical Approach and Electric   Field Optimization, Thermal Science, 2019, 23(4): 2229-2235

    Zhu   Ziming, Xu Guojie, Chen Rouxi, Wang Zhifeng, Huang Jiaxu, Chen Xindu, Zeng Jun,   Liang Feng, Fang Feiyu, Wang Han, Wu Peixuan, He Yunbo, Zhao Yixiang, Li Yang,Uniform electric field enabled multi-needles electrospinning head based on trapezoid arrangement,   AIP ADVANCES, 2018.8,

    Shimei Liu, Bingjin   Liao, Jiayong Kong, Pengfei Chen, Jiantao Lü,   Yang Li, Chunqing Huang, Yongyao Li, Anisotropic   Semi Vortices in Spinor Dipolar Bose Einstein Condensates Induced by Mixture   of Rashba Dresselhaus Coupling, Journal of the Physical Society of Japan,2018.

    Qiqiu   Huang, Xinxi Li, Guoqing Zhang, Jiangyun Zhang, Fengqi He, Yang Li,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heat pipe assis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for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8.

    Zhiwei   Shi; Jing Xue; Xing Zhu; Yang Li; Huagang Li, Propagation of an Airy‑Gaussian beam in defected photonic lattices,   APPLIED PHYSICS B-LASERS AND OPTICS, 2017.4

    Zhiwei   Shi, Yongtao Xu, Yang Li, Xing Zhu, Huagang Li, Propagation of an   Airy-Gaussian vortex beam in defected photonic lattices, Optik, 2017.5,   123(5).

    Zhiwei   Shi, Jing Xue, Zhu Xing, Yang Li, Huagang Li, Discrete multipole dark   solitons in saturable nonlinearity mediawith parity-time symmetric lattices, THE EUROPEANPHYSICAL JOURNAL PLUS, 2016.

     

       李揚,基于極大圖像熵的均質材料内部缺陷ICT診斷,機械工程學報,20054111):43-46(EI收錄:06039650067)

       李揚光電式固體微粒流量計的理論模型和試驗研究機械工程學報, 2004408):160-165, (EI收錄:04468459032)

       李揚陣列式光學層析傳感器的靈敏度分布計算與分析儀器儀表學報, 2004, 254):494-497(EI收錄:04448438788)

       李揚CT的扇束投影重排方法及投影幾何分析電子學報, 2004,31(4):571-574.(EI收錄:04318296271Inspec收錄:8223157)

       李揚應用模闆匹配和層析成像方法實現兩相流的流型識别儀器儀表學報, 2004,(2):230~233. 

       李揚基于ART的光學過程層析成像扇束圖像重建儀器儀表學報, 2004,25(5): 665~668. (EI收錄:04498706779)

       李揚應用透射式光層析術反演顆粒流場的二維濃度分布,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243):193-199.(EI收錄:04238201985)

       李揚,基于CHNN神經網絡的氣-固管流流型識别模式識别與人工智能, 2004,17(4):523-526. (EI收錄: 05098866960)

       Li Yang, et al., Image Reconstruction of 2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Flow with Extinction Optical Tomography, Proc. of SPIE,2003,vol.5253,p407-413.(EI收錄:04218170037)

       Li Yang, et al., Analysis of Sensing Field to Array Sensors Used for Optical Tomography2003,vol.5253, p414-419. (EI收錄号04218170038)

       李揚用線性神經網絡映射光學層析成像的逆問題,中國圖象圖形學報,2003,8(7):738-743.

       Li Ge,Yang Li,Zhengyingna,et al.,Measurement of Locomotory Particles by Fast  Shooting with CCD, 2003,vol.5253, p420-423. EI收錄:04218170039

       Ling Zhou, Yang Li, et al.,Research of Distributed Curvature Modal Sensors with Optical Fiber on Vibration Measurement for Thin Structures. 2003,vol.5253, p471-475. EI收錄:04218170050

    張曉棟,李揚,漆包機烘爐熱能平衡模糊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8

    王智,李揚,基于FPGA的小波變換邊緣檢測算法設計與實現,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

    陳鼎,李揚,基于矢量控制的小型增穩雲台電機伺服系統,微電機2017

    陳少浩,李揚,基于BCM工作模式的反激變換器設計,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第13卷第33

    李揚莊镛鑫. 基于Web的實時漆包線材生産設備監控平台設計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5,23(6):2015-2017.

    孫鳳連 李揚工業機器人視覺系統中雙目攝像頭标定算法研究 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5,43(4):562-565,529

    李揚,李志明,.基于分層組網的車間漆包機實時監控系統,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5(1):84-87,91.

    溫泉,李 揚.嵌入式工控終端機的雲計算架構及服務平台,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14,24(12):158-162.

    李揚,王玉.塑料擠出機生産工藝參數調度優化專家系統,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學報,2015,32(3):73-78.

    李揚 李志明汽車發動機熱試實時監控系統設計科學技術與工程2014,14(25):298-303313.

    李揚 程磊塑料擠出機的主從控制系統設計,制造業自動化2014,36(6):110-114

    杜軍特李揚. 參數自整定模糊PID控制方法及其在漆包機中的應用廣東工業大學學報,2014,31(2):58-63

    (部分論文,共計發表100多篇)



    知識産權

    發明專利《一種園片自動上料裝置》,專利号:ZL 201110047163.1

    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振動分離功能的真空吸附裝置》,專利号:ZL201110361329.7

    發明專利《固體速度及長度非接觸測量系統》,專利号:ZL 99 1 16950.92003年授權。

    實用新型專利《環形扇束光學層析成像激光空間陣列傳感器》,專利号:ZL 02 2 27757.9

    實用新型專利《激光相關測量傳感器》,專利号:ZL 99 2 35342

    實用新型專利《拉伸液壓機的智能控制器》,專利号:ZL 01 2 55831.1

    實用新型專利集成化、網絡化漆包機電氣控制系統,專利号:ZL 2011 2 0451685.3

    實用新型專利漆包線重量計量系統,專利号:ZL 2011 2 0451681.5

    實用新型專利具有振動分離功能的真空吸附裝置,專利号:ZL201120451674.5

    實用新型專利園片自動上料裝置,專利号:ZL 201120049484.0



    科研項目

    2018年企業委托項目“紅外熱像和視頻融合的人群體溫快速檢測系統”,已結題,主持人。

    2017年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電動汽車充電樁和充電接口檢測共性技術研究及其标準化”(項目編号:201604016084),已結題。

    2016年廣州市南沙區科技計劃項目“汽車部件數字化智能制造系統的設計與實施”   (項目編号:2016CX006),已結題。

    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彎曲形液晶在光場誘導下的非線性周期結構及其輸運模型的研究”(編号11374067),已結題。參加人員。

    2013年廣東省省部産學研合作項目熱風循環催化漆包機節能控制關鍵技術與換代設備的研制(項目編号:2013B090600031),在研、主持人。

    2013年廣東省數控一代機械産品創新應用示範工程專項資金塑料擠出工藝的柔性化、數控化平台及軟件(項目編号:2013B011304008),在研、主持人。

    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功率固體激光系統光束勻滑及其時空特性研究(項目編号:11204043),在研、參加人員。

    2012年佛山市産學研合作項目基于物聯網的車間級生産設備組網、實時信息采集與數據服務平台(編号:2012HC100195),在研、主持人。

    2011年廣東省外專局項目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國際交流與合作,已結題,主持人。

    2010年企業委托項目金屬闆材成型自動生産線,已結題,主持人。

    2010年廣東省教育部産學研合作項目轎車電動助力轉向器裝配線及關鍵檢測設備的研制,已結題,主要完成人。

    2010年廣東省教育部産學研合作項目不鏽鋼、鋁制品成型全自動生産線及集成控制系統,已結題,主持人。

    2009年佛山市科技計劃項目高效節能環保型漆包機設備研制及産業化,已結題,主持人。

    2009年廣東省教育部産學研合作項目将信息檢測關鍵控制技術應用于生産功能性香蕉系列産品的研究,已結題,主持人。

    2006年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基于無線短信業務的城市路燈遠程監控系統研制,已結題,主持人。

    2004年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流動成像互相關的氣固兩相流流量測量新方法,已結題,主持人。

    2004年,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 Grant“Investigation of Heat Transfer to Pneumatically Conveyed Solids as a Means to Mass Flow Rate Measurement”,已結題,主要成員。

    2002年企業委托項目中山市咀香圓打餅自動線設計與制造,已結題,主持人。

    2002年茂名市科技計劃項目數控設備的故障診斷與技術改造,已結題,主持人。

    2001年廣東省高新技術孵化項目預警器參數檢測系統(B-A-B齒形螺杆泵的工業化(300萬元)之子課題,已結題,主持人。

    2000年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光纖模态傳感器的研究已結題,主要完成人。

    200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相流多參數動态非接觸集成測量新機理與方法研究,已結題,代理負責人。

    1998年企業委托項目摩托車盤式制動器夾緊力試驗台,已結題,主要完成人。

    1997年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工業過程難測參數在線測試新理論和方法的研究,已結題,主要完成人。

    1996年廣東省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數字變頻流控系統的智能控制研究,已結題,主要完成人。

    1993年至1995年企業委托項目東達紙品廠等近20家企業的五層瓦楞紙闆生産線橫切機的技術改造,合同經費300多萬元,已結題,主要完成人。



    教學活動

    主要承擔《智能控制技術》、《計算機層析成像》《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虛拟儀器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專業導論》、《微機化儀器綜合設計與實踐》和《畢業設計》等研究生和本科教學工作。

    承擔教改項目:

    2013年,主持高等學校學科與專業建設專項資金中法合作開展國際化工程類研究生教育的探索與實證(項目編号:400140056,項目負責人。

    2011年,主持廣東省外專局項目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中英交流與合作,項目負責人。

    20115月,獲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方案(信息工程專業),成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計劃試點學校和專業之一,2012年首屆招生,項目負責人。

    20116月,主持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3+1”校企合作模式培養電子信息類專業卓越工程師的方案制定與改革試點》,項目負責人。

    20107月,主持廣東省特色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建設項目,項目負責人。

    2010年,主持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學改革重點項目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項目負責人。



    我的團隊

    鄭瑩娜,女,1955年出生,教授,獲得英國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博士學位。2003年至2010年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從事高級訪問。長期從事新型傳感器和儀器系統、工業過程兩相流參數測量和監控,以及信号分析和處理、特征提取和模式識别研究與開發工作。

    項穎,男,1968年出生,教授,2000年獲中山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興趣為光學傳感器、液晶顯示材料和LED照明等。

    朱铮濤,男,1967出生,副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機器視覺檢測技術、數據庫技術與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遊戲編程等。

    石智偉,男,1975出生,副教授,主要從事非線性光學領域中表面波孤子理論分析和數值模拟的研究工作。

    江秀娟,女,副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激光束的傳輸與控制、光纖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