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阳概況
太阳成集团tyc234cc源于1958年創辦的廣州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有近65年的辦學曆史,已培養畢業生3萬餘人。學院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廣東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号。學院黨委2022年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創建單位,2018年獲廣東省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工作标杆院系立項,先後被授予“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固本強基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号。
目前,學院設有機械電子工程系、制造工程系、機械設計與包裝工程系、汽車工程系、工業工程系、測控技術系、智能制造與機器人研究所、可拓學與創新方法研究所、實驗中心和黨政辦公室。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機械專業學位博士點、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其中機械工程學科是廣東省“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在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機械電子工程獲得A+,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和智能制造工程獲得A,工業工程、車輛工程和測控技術與儀器獲得B+。
2. 師資團隊
學院名師雲集,師資雄厚。現有專職教師183人,其中教授69人、副教授70人、博士生導師4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88.0%,具有海外經曆教師比例59.6%;擁有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海外高層次人才、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6人次;擁有廣東省引進領軍人才、廣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廣東特支計劃人才、廣東省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等省級高層次人才19人次。
3. 科研平台
學院科研平台優勢顯著,科研實力突出。我院現有省部共建精密電子制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性能工具全國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海洋能源裝備先進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等一批重點科研平台。近五年來,學院累計承擔科研項目1000餘項,到校科研經費達4億元;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3項;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11項,中國專利銀獎1項,日内瓦國際發明展特别嘉許金獎1項。
4. 學術成果
近五年,學科緊密圍繞國家特别是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中心建設需求,瞄準國際前沿,到校科研經費近 4億元,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發表SCI論文491篇;授權發明專利1069件,美英日53件;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二等獎 2項,省部級科技獎 25項,專利獎15項。
5.人才培養
學院構建學科競賽引領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一專業一競賽” 品牌,雙創成果豐碩,學生創新能力突出,創業活力十足。近三年來,學院學生參加省部級以上競賽獲獎925人次,國家級以上獎項320人次。三大特級競賽成果顯著,2015年-2017年連續兩屆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上榮獲特等獎;2018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斬獲金獎2項, 2020年繼續斬獲金獎;連續七屆“互聯網+”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進入全國決賽,并獲得銀獎5項、銅獎4項。FSAE車隊連續參加十屆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共獲得全國一等獎4次,其中2012年研制了華南地區第一輛、全國第二輛電動賽車,2017年獲全國電動賽車總成績第一名,2018年代表中國赴日本參賽并獲得直線加速項目的世界第三名。2名本科生分别獲得第十屆和第十一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3名博士研究生獲得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特别獎。
6.就業前景
近三年畢業研究生就業率超98%,就業主要去向:華為、美的、格力、騰訊、大族激光、小鵬三一重工、中國煙草、廣州地鐵、廣州汽車、廣汽傳祺、中國移動、中廣核、廣晟集團等。
7. 學子風采
吳利翔獲“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何思豐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稱号、“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号、“廣東省大學生年度人物”稱号,廖智燊獲“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員”稱号、“廣東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稱号,郭瀚陽等10名學生獲“廣東省優秀大學生”稱号,累計18名博士、5名碩士入選國家公派研究生留學項目,先後有張攬宇、林海生、張傳運三位博士生接連獲得“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機械領域最高級别獎)。
二、招生專業
1.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
序号 |
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專業及研究方向等代碼及名稱 |
1 |
080200 機械工程 01.先進電子制造技術與裝備 02.高效精密加工技術與高端裝備 03.海工/航空先進制造技術與裝備 04.智能制造與機器人 05.新能源汽車工程 06.工業工程 |
2 |
080400 儀器科學與技術 01.現代傳感技術及嵌入式系統 02.光電技術與精密智能儀器 03.測試計量技術及智能儀器 04.機器視覺與智能裝備集成技術 05.裝備互聯與網絡測控系統 |
2.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
序号 |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專業及研究方向等代碼及名稱 |
1 |
085500 機械 01機械工程 02車輛工程 03智能制造技術 04機器人工程 05工業工程 06醫工融合技術 |
2 |
085407儀器儀表工程 01.現代傳感技術及嵌入式系統 02.光電技術與精密智能儀器 03.機器視覺與智能裝備集成技術 04.裝備互聯與網絡測控系統 05.精密醫療檢測技術與儀器 |
3.學術學位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招收直博生)
序号 |
學術學位博士研究生專業及研究方向等代碼及名稱 |
1 |
080200 機械工程 01.精密裝備制造與控制 02.高性能加工與極端制造 03.增材制造與特種加工 04.智能制造系統與機器人 05.數字化設計制造與精密檢測 06.航空海工裝備制造 |
三、獎助體系
被我院錄取的推免生在入學報到後可享受學校獎助政策:
1.培養計劃專項獎學金10000元/生。
2.優先申請納入學校“研究生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計劃”或“研究生卓越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校級研究生拔尖創新型人才獎學金:碩士生培養對象獎勵标準為10000元/年,博士生培養對象獎勵标準為20000元/年。
3.碩士研究生助學金6000元/生/年;博士研究生助學金29000元/生/年。
4.同等條件下優先申請獲得國際合作交流專項項目資助。
5.學院優先為推免生配備優質的培養資源。
注:學校會根據實際情況,對獎助學金作适當調整。
四、申請與招收程序
1.申請人填報《太阳成集团tyc234cc2024年招收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申請表》(見附件),将申請表電子版和其他申請材料(本科成績單、英語四六級證書及其他代表性成果)整理成壓縮文件,一并發送至學院聯系郵箱:jdyjs@gdut.edu.cn(壓縮文件及郵件命名格式:姓名+申請專業+2024年推免報名),發送後請與學院電話确認郵件查收情況,紙質版于複試時提交。
2.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推免服務系統”(http://yz.chsi.com.cn/tm/)開通後,獲得推免資格的學生須在教育部規定時間内登錄系統填寫報名信息,并選報我校。
3.學院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初審通過後,學院将聯系考生通知具體複試時間及安排(将根據報名情況分批組織)。
4.凡通過複試的推免生,學校将在“推免服務系統”發出待錄取通知,請考生在接到待錄取通知的24小時内系統确認錄取,否則視為放棄。
五、學院研究生招生聯系方式
咨詢電話:020-39322303、020-39322226
電子郵箱:jdyjs@gdut.edu.cn
QQ群号:652242833
學院官網:
附件:太阳成集团tyc234cc2024年招收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