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學校科技與人文研究院《關于發布2019年度專項項目國家宏觀戰略中的關鍵問題研究項目指南的通知》
來源: 時間:2019-07-18 浏覽:

各有關單位:

  當前,亟需在一些重大前瞻性、關鍵性、基礎性、深層次問題上應用科學的理論和規範的方法,運用精準有效的數據支持,開展深度研究,提出科學、可靠的研究結論和可行的政策建議。結合實際需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決定啟動專項項目開展相關關鍵問題研究。

  一、科學目标

  本專項項目圍繞國家宏觀戰略中亟待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綜合利用經濟科學、管理科學、數據分析技術等理論與工具,開展生産力發展、産業關聯和協同、産業鍊安全、人口流動和布局、收入分配、能源安全、PPP風險管理、大數據和宏觀風險管理等相關基礎研究。

  二、資助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針對國家宏觀戰略中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本專項項目拟資助以下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一)重大生産力布局研究。

  研究内容:

  1. 梳理相關國家發展生産力布局與産業結構升級、國家戰略協同演進的一般規律;

  2. 梳理我國重大生産力布局演進曆程,摸清我國生産力空間分布家底;

  3. 分析我國重大生産力布局演進的主要特征、存在問題;

  4. 研究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重大生産力布局依據、原則、方向和技術規程等對策建議。

  (二)基于産業圖譜的區域産業關聯效應趨勢預測研究。

  研究内容:

  1. 構建基于多數據源融合和複雜網絡技術,構建包含産業結構、産業分布、産業分工、産業内企業關系等因素的産業圖譜;

  2. 多視角地識别和預測産業内的企業重大風險、企業群集行為和企業群集事件的演化趨勢;

  3. 動态辨析産業間關聯關系,實現區域産業關聯效應發展趨勢的有效測度,為促進“十四五”時期區域與産業聯動發展提出政策建議。

  (三)我國産業鍊安全戰略研究。

  研究内容:

  1. 梳理總結相關國家的全球供應鍊戰略;

  2. 研判全球供應鍊演化的新趨勢新特征;

  3. 基于産業知識圖譜對我國關鍵核心産業鍊進行高精度評價和預測;

  4. 明确我國産業鍊現狀、特點及競争優勢;

  5. 研究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提升産業鍊水平、守住産業鍊底線、深度參與全球供應鍊的總體思路和重點舉措。

  (四)人口空間分布趨勢預測及相關政策研究。

  研究内容:

  1. 利用科學方法和前沿技術,分析當前我國人口空間分布現狀和特點;

  2. 研究我國人口空間分布特征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

  3. 在綜合考慮主要影響因素變化的基礎上,從人口流入與流出角度等維度出發,對“十四五”時期我國人口空間單元分布開展趨勢預測;

  4. 針對人口空間分布變化,研究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人口政策的戰略重點和主攻方向,以及優化城鄉區域發展格局的政策建議。

  (五)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與促進産業升級協同發展研究。

  研究内容:

  1. 針對我國不同群體收入水平和産業發展的現狀,梳理總結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存在的突出結構性問題及其成因;

  2. 從産業轉型升級和人工智能發展等角度出發,測算産業升級對就業的影響、與人力資本現狀的匹配程度;

  3. 研究提出“十四五”時期促進産業升級與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協同發展的政策建議。

  (六)我國能源安全問題研究。

  研究内容:

  1. 分析世界能源供需關系中長期趨勢和能源技術、結構、供需格局的趨勢性變化;

  2. 預測“十四五”時期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結構和能源消耗強度,以及我國能源安全可能面臨的風險挑戰;

  3. 從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出發,分析不同壓力情景下,我國對進口能源的最低需求量;

  4. 分析當前制約替代能源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5. 研究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有可能新開辟的外部能源基地和通道,以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應采取的重大舉措。

  (七)PPP基礎性制度建設研究。

  研究内容:

  1. 識别PPP财政風險要素及其傳導機制,構建PPP财政風險識别的指标體系、理論框架,結合實際數據與建模分析,檢驗指标設置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而構建PPP财政風險監測(含财政承受能力)預警模型及線上監測系統;

  2. 從工作流程、關鍵參數選擇、風險計量等角度比較分析國際組織和國别物有所值定量評價方法,研究我國PPP項目物有所值定量評價現狀,提出改進評價方法的建議,構建物有所值評價管理體系。

  (八)大數據環境下面向宏觀經濟風險的審計監測預警研究。

  研究内容:

  1. 研究多源異構的審計數據采集與處理,構建反映經濟社會運行狀況的審計數據體系;

  2. 研究利用機器學習等大數據技術構建智能化的審計分析方法體系,揭示微觀數據和宏觀風險間的作用機理;

  3. 研究大數據環境下宏觀經濟社會運行态勢的監測内容、風險特征,構建風險導向的審計指數體系;

  4. 研究分析大數據審計工作機制的現狀與障礙,提出完善數字化審計工作模式的政策建議。

  三、2019年度資助計劃

  本專項項目直接費用總資助計劃為1000萬元。拟針對上述研究方向,擇優資助8-12項項目,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不超過10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1年,申請書中的研究期限應填寫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四、申請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申請條件。

  本專項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 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曆;

  2. 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以及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托單位的人員不得作為申請人進行申請。

  (二)限項申請規定。

  1. 本專項項目不計入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人員申請和承擔總數3項的範圍。

  2. 本專項項目申請人和參與者隻能同時申請和參與申請上述八個研究方向之一的項目。

  3. 申請人同年隻能申請1項專項項目中的研究項目。

  (三)申請注意事項。

  1.本專項項目要求堅持前瞻部署,問題導向,強化需求牽引,注重交叉融合, 鼓勵高校、研究院所與有關政府部門等聯合申請。

  2.申請書報送日期為2019年8月16時。項目合作研究單位數量不得超過2個。

  3.申請人在填報申請書前,應當認真閱讀本項目指南和《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申請須知的相關内容,不符合項目指南相關要求的申請項目将不予受理

  4.請按照“專項項目-研究項目申請書撰寫提綱”撰寫申請書。申請人應嚴格按照本項目指南發布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設定研究目标,否則将不予受理

  5.請申請人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isisn.nsfc.gov.cn/(以下簡稱信息系統,沒有系統賬号的申請人請向依托單位基金管理聯系人申請開戶)撰寫申請書。申請代碼1選擇 G04;“資助類别”選擇“專項項目”;亞類說明選擇“研究項目”;附注說明選擇“科學部綜合研究項目”。以上選擇不準确或未選擇的項目申請将不予受理。

  6.申請人應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金預算表編制說明》的具體要求,按照“目标相關性、政策相符性、經濟合理性”的基本原則,認真編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金預算表》。

  7.申請人完成申請書撰寫後,在線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下載并打印最終PDF版本申請書,并保證紙質申請書與電子版内容一緻。申請人應及時向科研院提交簽字後的紙質申請書原件以及要求提交的紙質材料原件等附件。

  申請材料受理方式。

  1.應在規定的項目申請截止時間(2019年8月13日16時)前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并将簽字确認後的紙質申請書原件(一式2份)及要求報送的紙質附件材料送至行政樓409室

  2.提交電子申請書時,需通過信息系統逐項确認。

  聯系方式。

高老師、丁老師、朱老師  020-39322712


科技與人文研究院

2019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