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中午,我院于工學二号館學術報告廳開展主題為“如何調整心态,面對不确定的未來”的心理健康講座。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江蘇衛視《最強大腦》領隊、廣東省青年珠江學者攸佳甯教授為本次講座特邀嘉賓。學院黨委書記唐建偉、副書記沈彬、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吳潔、全體輔導員、班導師以及1800餘名學生參與了本次講座。
為嚴格遵守防疫要求,本次講座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講座持續一個半小時,反響十分熱烈,青聽機電視頻号累計2.7萬人次點贊。攸教授不僅分析總結了當前大學生面對的多方面壓力,還分析了壓力産生的心理學原因以及應對壓力的有效處理辦法。講座中,攸教授強調要用長線思維看待人生和事業的發展、用成長型思維看待暫時的挫折與困難,大學生要發揮優勢、增強自信、敢闖敢幹,用最好的心态面對不确定的未來。
講座過後,現場的同學們結合後疫情時代如何保持好的狀态,如何在大學生涯找準定位等問題展開了讨論。攸教授耐心解答同學們的疑惑,讓同學們收獲了非常可貴的問題解決途徑。
20級機械電子工程2班的畢澤鑫同學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我會開始嘗試調整自己的心态,改變自己的錯誤觀念,糾正錯誤的行動邏輯,不會再逃避那些我自認為解決不了的難題,也不會再羞于尋求社會支持,讓自己不被大風吹倒,勇敢面對不确定的未來”。
18級測控技術與儀器1班張紫琳同學分享,“攸教授分析習得性無助和自我效能感低的原因,我們從原因當中認識到坦然地接受現實、改變認知方式非常重要,面對壓力時,應該調整心态,以積極樂觀的姿态面對”。
本次講座的内容貼近同學們的切身體驗,也是同學們關注的話題,相信通過此類活動的開展,對培養出大學生陽光健康的心理素質,踐行對生活的熱愛,激發對學習的熱情會有所幫助。未來,學院将繼續做好學生身心安全服務工作,讓每一位學生在遇見挫折時掌握心理自助、求助、互助方法,都感受到學院溫暖,能更好的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以更加積極的态度面對未來的挫折,更好地實現人生的價值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