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非遺美學”學術研讨會在我校舉行
來源: 時間:2019-11-06 浏覽:

本網訊 11月3日,作為以“禮贊新中國”為主題的第八屆“廣州學術季”系列學術活動之一的“嶺南非遺美學”學術研讨會在我校大學城校區召開。會議由“廣州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研究”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太阳成集团tyc234cc粵港澳文化與傳播研究所、南京大學文學院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産美學研究”課題組聯合主辦,太阳成集团tyc234cc通識教育中心和太阳成集团tyc234cc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承辦。來自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美術學院、深圳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仲恺農業工程學院等十餘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參會。

太阳成集团tyc234cc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湯耀平和廣州市社科聯規劃部部長楊霖出席開幕式并緻辭。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朱雪梅教授和科技與人文研究院副院長王明亮教授與會。湯耀平教授指出,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人文社科建設始終堅持“優化定位、重點突破,以特見長”的發展思路,近年來以10個科研教學體系和10個省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為依托,科研實力不斷提升,取得了豐碩成果。此次學術研讨會的召開,恰逢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區建設之際,意義深遠,“嶺南非遺美學”将成為嶺南文化和中國美學兩大研究領域值得深挖的學術增長點,必将賦予嶺南非遺美學以新的時代内涵和現代表達,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作出新的貢獻。

研讨會以“嶺南非遺美學”為主題,主要圍繞嶺南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審美研究、 嶺南傳統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審美研究以及嶺南傳統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審美研究等議題展開讨論。與會者從不同視角聚焦當下、兼顧傳統,進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會議的發起人之一、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産美學研究”首席專家、南京大學高小康教授發表了“從生活到美學:傳統的活化”的主旨演講;中山大學羅筠筠教授、華南師範大學仝妍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袁瑾教授、佛山科技學院謝中元副研究員、廣州美術學院李紅博士、深圳大學吳洪教授,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孫恩樂教授、龔建林教授、廖建榮副教授、蔔亞麗副教授、鄭萌老師等專家學者分别就北京法海寺壁畫、嶺南舞蹈的現代性建構、打造嶺南“老城市新活力”樣本、嶺南醒獅的文化内涵與特色、廣繡教育傳承研究、從莨紗綢産品看嶺南非物質文化的美學特征、香雲紗服飾審美研究、文化生态視野下佛山武術之鄉的形成與發展流變、蔡李佛拳的文化内涵、皮影戲藝術的審美研究、嶺南非遺題材舞蹈的“陌生化”應用等發表了主題演講。

此次研讨會,交流與展望了“嶺南非遺美學”研究現狀與研究前景,讨論研究了嶺南非遺美學的新視角、新觀點和新方法,會議的成功舉辦,必将推動嶺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對于堅定文化自信、弘揚與彰顯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