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王成勇教授團隊在極端制造與界面科學領域取得顯著進展,團隊青年教師袁志山作為第一作者等在制造學科國際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IF=8.01)和美國化學會旗下著名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F=8.7)在線發表論文。
聚焦離子束和電子束複合制造技術實現極端尺寸可控制造研究,提出聚焦離子束和電子束複合制造技術實現極端尺寸可控制造的原理,建立了基于聚焦離子束和電子束在納米尺度的新極端制造方法,探索了影響固态納米孔可控制造的關鍵因素,成功實現固态納米孔陣列可控制造。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No.51805098)、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No.2017A030310245)和廣州市科技計劃(No.201804010195)支持。
預潤濕方法構建微通道油水分離界面,實現油水混合物的綠色、高效分離研究,提出基于Young–Laplace 方程的預潤濕方法,構建微通道油水分離界面機理,建立基于上述機理的聚丙烯-木漿纖維複合分離膜微通道表面油水分離模型與方法,證實了基于預潤濕方法構建微通道油水分離界面,在不同海水環境、極端酸堿環境和不同溫度下仍可實現高效油水分離。成功實現了煤油,石蠟油,矽油,花生油等油水混合物的高效分離(最高分離速度達到35 mm/s),可實現循環使用次數達40次以上。該研究成果表明,基于預潤濕方法構建微通道油水分離界面是一種綠色、高效油水分離方法,該方法為清潔切削及切削液處理、水面油污處理等研究提供一種新方法。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NO. 2019YFB2005400)支持。
近年來王成勇教授團隊在納米尺度可控制造與應用、藥物輸送微針和微尺度界面調控、超硬材料工具和切削液處理等理論研究、應用技術與裝置裝備等方面,已取得良好進展。

基于聚焦離子束和電子束複合制造技術的極端尺寸可控制造示意圖

基于Young–Laplace方程的預潤濕方法構建微通道油水分離界面的油水分離方法
相關鍊接:https://mp.weixin.qq.com/s/xbE4Y0Xu2KS6wyFpymzc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