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厚積薄發,降維打擊。團隊科研力量在高新前沿産品的技術理論和技術基礎上進行了多年研發,雖然此次疫情需求産品、技術與平時研發内容稍有不同,但是原理和技術上是相通的,用高端技術去解決中低端産品需要,研究成果轉化速度更快。”
——王晗
習近平總書記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新冠肺炎抗疫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也是一場科研與疫情賽跑的攻堅之戰。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紛紛吹響戰疫“集結号”,積極踐行科技助力的初心和使命,依托高校強大的資源優勢、科研背景,用智能化、科技化手段硬核抗疫。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有一個科研團隊,他們借助高端技術找到了解決口罩緊缺問題的新途徑。
“降維打擊”
小口罩關系大民生。口罩作為特殊時期的防疫“重器”,關系着社會的秩序安穩和百姓的生命安全。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一直是緊缺物資,尤其是應用于抗疫一線的醫用口罩。
2020年1月底,口罩的核心過濾材料——熔噴布市場供應緊缺。據統計,全國每日生産熔噴布為55噸,适合作為口罩濾材的熔噴布不足7噸,僅珠三角地區每日口罩熔噴布需求量就達到25噸。
因此,口罩原料緊缺問題不容樂觀,對口罩原料生産設備的研發和改進也迫在眉睫。在口罩缺口出現的第一時間,就吸引了許多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的注意力。
王晗是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也是太阳成集团tyc234cc微納加工技術創新團隊的核心成員。
十幾年來,王晗所在的團隊一直開發微納加工裝備,研發微納功能薄膜,如植入性薄膜、HEPA、濾血膜、新能源電池隔膜以及藥物精濾膜。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厚積薄發,降維打擊。”王晗說,“團隊科研力量在高新前沿産品的技術理論和技術基礎上進行了多年研發,雖然此次疫情需求産品、技術與平時研發内容稍有不同,但是原理和技術上是相通的,用高端技術去解決中低端産品需要,研究成果轉化速度更快。”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口罩采用的是無紡布材料,存在纖維絲直徑過大而造成空隙大、過濾效率低等問題。納米纖維濾膜采用先進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技術,納米膜投影孔徑約60~800nm。納米纖維具有直徑小、空隙小、孔徑小等特點,因而能夠廣泛用于空氣過濾領域,可過濾病毒、細菌、細顆粒物等微小物質,顯著提高空氣過濾器的過濾效率。
王晗說:“與普通口罩采用的材料相比,納米纖維材料因纖維絲徑較小,過濾效率更高、阻力更低、使用時間更長,無損清洗下還可以多次使用。”
争分奪秒
危難之際,王晗帶領團隊聯合學生創業公司(佛山輕子精密測控技術有限公司)、佛山季華實驗室、佛山廣工大數控裝備研究院等,夜以繼日,與時間賽跑,緻力于研發納米纖維靜電紡絲批量生産設備以及醫用口罩納米纖維濾膜。
1月26日,王晗就開始投入抗疫工作中。作為一名共産黨員,王晗牢記使命,扛起責任,沖鋒在前。他提前申請入校,在實驗室通宵達旦研究抗疫新裝備。
2月初,王晗輾轉于佛山工廠(由政府特批提前開工)與廣州實驗室之間,與佛山輕子總經理朱自明、佛山廣工大數控裝備研究院院長楊海東反複探讨設備及功能材料的研發與制造問題。實驗過程中,多次遇到技術難點,但團隊同仁仍然不放棄,多次重複改進實驗。進駐企業期間,王晗自己解決交通、吃飯費用,不給企業增加負擔。
2月底,太阳成集团tyc234cc黨委書記、太阳成集团tyc234cc精密電子制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新親臨佛山公司生産現場指導設備研發工作。在陳新的指導下,王晗團隊聯合企業、研究院團隊加速解決設備研發過程中的設計難題,推進相關設備批量化生産。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晗及團隊成員刻苦攻關,最終研發出了納米纖維靜電紡絲批量生産設備以及醫用口罩納米纖維濾膜。他們研發的抗菌納米纖維濾膜對鹽性顆粒物、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效率分别高達99.7%和97.4%,可水洗或濕潤,極大地增強了防護能力和使用效率,産出的口罩抗菌性能可超99.95%,經過相關檢測機構檢測,完全适合作為相關口罩的核心過濾層材料。
“我們的學生創業團隊共生産20條産線,每條每日可供15萬個口罩用濾料,保守估計,近100天為市場提供了約3億個口罩用料。”王晗說。
腳踏實地
由于在解決口罩緊缺問題上有明顯效果,王晗團隊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3月15日,佛山市副市長趙海一行人到佛山輕子工廠實地調研,陳新與王晗提出了擴大産能和服務社會的方案,得到政府大力支持。
3月18日,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到太阳成集团tyc234cc精密電子制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場察看新技術新材料研發進展,希望大家瞄準疫情防控需要和高端裝備短闆進行科研工作,積極開展對外合作,協同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充分利用廣東産業優勢加強産學研合作,盡快推動研究成果轉化應用。
随後,王晗所在團隊與廣新團隊進行深入合作,結合廣新集團下屬公司佛塑科技具體的生産情況,制定詳細的解決方案。根據佛塑科技的産品類型和功能濾膜要求,王晗多次帶領團隊成員到佛塑科技考察調研,到生産一線實地搜集企業問題,研發适合的納米濾膜制造參數,迅速形成了一定的納米濾膜産量,解決了佛塑科技熔噴布使用缺口。
王晗還帶領團隊探索更高級的防疫過濾技術,研發更高精度口罩濾膜産品,同時開展抗菌殺菌的空調濾膜産品研發,為中央空調、家用空調戴上“口罩”。王晗說:“目前,空調抗菌濾膜已經小批量試産,各項測試性能穩定,預期2020年下半年會逐漸在市場上推廣。”
“做工程技術就要腳踏實地、實實在在,社會亟需什麼,我們就要馬上解決什麼問題。”王晗表示,科研團隊平時要做好基礎研究的積累,挑戰國際前沿難題,結合産業的實際需要開展工作,才能做到有備無患。同時,教師要做好“擺渡人”的角色,讓更多有能力的學生進入創新創業高地。這次疫情中,學生創業公司起到了産業轉化橋頭堡的作用,高校科研技術成果得以迅速進入市場,直接支撐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這也為高校産學研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網址鍊接:http://www.gdjy.cn/show-74-3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