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工融合報告:廣東省微創手術器械設計與精密制造重點實驗室2021年系列報告(二)
報告題目(一):血液透析内瘘仿真人
報告人:萬啟軍,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報告時間: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14:30-17:00
報告地點:工學二号館二樓學術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萬啟軍,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腎内科主任,深圳市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後,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腎髒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腎髒病學分會常委,廣東省醫學會血液淨化學分會常委,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腎髒病學分會常委,廣東省醫學教育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師協會腎髒内科醫師分會委員,廣東省醫院協會血液淨化中心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腎内科管理分會常委,廣東省醫師協會腎内科醫師分會腎髒臨床病理專業組副組長,深圳市醫師協會内科醫師分會副會長,深圳市腎髒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已發表論著50餘篇,其中SCI論文20餘篇,承擔各級科研項目7項。
報告摘要:本報告将介紹我國血液透析、血透護理人才培訓現狀及仿真人研制的現實意義。
報告題目(二):手術機器人的發展與應用
報告人:杜躍軍,主治醫師,講師,醫學博士
報告時間: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14:30-17:00
報告地點:工學二号館二樓學術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杜躍軍,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泌尿外科醫生,廣東省抗癌協會泌尿生殖腫瘤專業委員會第一屆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泌尿生殖協會泌尿腹腔鏡學分會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微創外科分會常委,廣州抗癌協會轉化醫學專委會常委。2013年至2017在德國海德堡大學外科醫院泌尿外科任客座醫生,并獲醫學博士學位。在德期間接受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臨床fellow培訓并獲達芬奇機器人主刀醫師全球認證資質,是國内最早一批獲得達芬奇手術主刀醫生資質的外科醫生。近5年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3篇,共同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
報告摘要:21世紀初以來,腹腔鏡手術技術的發展革命性地将外科治療由開放時代引入了微創時代。然而,傳統腔鏡手術器械的活動空間有限、成像系統存在一定失真,以及人體工學等方面的缺陷,制約了其進一步發展。近年來,以達芬奇機器人外科手術系統為代表的手術機器人技術的應用悄然興起,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克服了傳統腹腔鏡技術的諸多不足,為術者提供更好的操作便利性的同時也使患者的創傷更小、恢複更快,已經成為微創外科未來發展的趨勢與方向。本報告将對手術機器人的發展曆史及應用現狀進行簡要介紹,同時也針對當下手術機器人的臨床痛點進行梳理并探讨醫工結合加以改進的可能性。
歡迎全校師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