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包亦望教授【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
時 間:2019年11月15日 9:00-11:00
地 點:大學城校區工學二号館202會議室
個人簡介:
包亦望,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全國工業陶瓷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矽酸鹽學會測試技術分會秘書長。1995-1997為德國尤裡西研究中心洪堡學者;1997入選國家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000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3年獲全國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2013年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全國勞模。長期從事玻璃、陶瓷力學性能評價與表征研究,多次為重大工程中脆性構件的失效和破壞事故提供的原因分析和解決方案。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其中SCI收錄138篇,EI收錄200餘篇。出版專著 3部。授權專利86項。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二等獎11項。
迄今國際上有10項ISO标準的核心技術來源于包亦望,2018獲中國标準創新貢獻一等獎,成為無機材料領域的首例。另外,主持制訂了國家及行業标準 30餘項,廣泛應用于陶瓷玻璃領域。
題目1:陶瓷力學性能評價新技術與國際标準化
摘要:
陶瓷材料常規力學性能對服役安全至關重要,但是在很多特殊條件下性能檢測仍處于無方法、無标準和無設備的狀态。本報告重點介紹陶瓷的界面和表面性能以及陶瓷塗層的性能評價新技術和方法。包括相對法的基本原理和在特殊環境下的應用,陶瓷塗層的彈性模量、強度、密度、導熱系數、膨脹系數等等參數的檢測以及超高溫極端環境的性能評價等方法以及脆性構件的壽命預測方法。測試技術的推廣應用依賴于标準的執行,因此這些新技術被制訂為國際标準十項,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本報告重點介紹幾種陶瓷性能測試評價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國際标準制訂流程。
題目2:陶瓷塗層殘餘應力評價與高強度預應力陶瓷的設計
摘要:
陶瓷塗層殘餘應力可通過塗層與基體材料的模量比、膨脹系數比和截面比來确定和計算,并推導出計算公式。反之,通過調節這三個參數比值可以獲得不同的塗層殘餘應力分布。塗層内的壓應力對于陶瓷複合構件的強度提升有重要作用。通過這種思路不僅可以解決陶瓷塗層殘餘應力的計算,而且還可以設計和控制陶瓷構件表面殘餘應力,達到類似鋼化玻璃的增強效果,顯著提高陶瓷的彎曲強度和裂紋阻力,實現預應力高強度陶瓷的百年夢想。提出用塗層法形成表層壓應力,推導塗層應力的計算公式和預應力優化設計準則。利用無壓燒結實現陶瓷構件表面殘餘壓應力的形成。結果顯示,預應力設計能顯著提高陶瓷彎曲強度,且不受材料形狀和尺寸限制,形成一種高性能、低成本的陶瓷構件制備方法。初步實驗結果表明預應力氧化锆陶瓷強度提升45%,預應力建築陶瓷強度提升70%,預應力日用陶瓷強度提升100%。